汉神爵二年(前60),匈奴日逐王先贤惮归附汉朝,罢僮仆都尉,汉朝置西域都护府,温宿、姑墨隶属都护府。
东汉建武五年(29),汉立莎车王康为西域大都尉,姑墨受其辖属。东汉永元三年(91)十二月,汉朝复置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它乾城,县境受其管辖。东汉永初元年(107)六月,汉朝迎还西域都护及屯田吏卒,县境役属北匈奴。东汉延光三年(124),汉朝置西域长史,姑墨、温宿归其管辖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魏黄初三年(222)二月,姑墨、温宿隶属西域戊己校尉。西晋永宁元年(301)一月,凉州刺史统领西域长史、戊己校尉,县境归属之。东晋咸康元年(335)十二月,西域尽入前凉版图,姑墨、温宿受其西胡校尉管辖。前秦建元二十年(384)六月,姑墨、温宿隶属前秦西域校尉。后凉麟嘉五年(393)七月,姑墨隶属后凉西域大都护。东晋义熙五年(409),隶属西凉。东晋义熙十年(414),柔然可汗的统治范围扩展到姑墨。
南朝宋永初三年(422),温宿、姑墨向北凉称臣贡献。北魏太延四年(438),属柔然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五月,韩牧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,姑墨受其节制。北魏延兴元年(471),姑墨受北魏西域校尉领属。北魏宣武二年(507),役属口厌哒。北周天和二年(567),姑墨受突厥统治。其后隶属于西突厥。唐贞观二十二年(648),隶属安西都护府。唐显庆三年(658)五月二日,县境置温肃(宿)州、姑墨州,隶属安西都护府。武则天长寿元年(692)十月二十五日,县境仍隶属安西都护府唐景龙二年(708)十一月,县境为突骑施占据。其后,突骑施首领娑葛降附唐朝。唐开元三年(715),郭虔兼安西大都护,唐在西域声望大振,姑墨、温宿隶属安西都护府。唐贞元五年(789),吐蕃陷北庭(今吉木萨尔界境),县境属吐蕃。唐景福二年(893),温宿、姑墨受喀喇汗王朝影响。
五代十国时期,后梁开平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(907~960),县境属葛逻禄部(《西天路竞》称“割鹿图”)。宋熙宁五至七年(1072~1074),温宿已是喀喇汗朝的领域。宋绍兴四年(1134),温宿归属西辽。
蒙古太祖十三年(1218),县境归附蒙古汗国。蒙古太祖二十年(1225),县境内为察合台汗封地,察合台汗又将包括温宿、姑墨在内的一带地域赐予其总管杜格拉特部首领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,窝阔台汗之孙海都役属察合台汗国,温宿、姑墨受其统治。元大德十年(1306),县境仍归察合台汗国统治。元至正七年(1347),杜格拉特部在温宿拥立秃黑鲁·帖木尔为察合台汗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,杜格拉特部怯马鲁丁僭汗位。
明洪武八至二十年(1375~1387),察合台秃黑鲁·帖木尔汗幼子黑的儿·火者被属下拥立为东察合台汗,县境仍受其总管杜格拉特部统治。明正德九年(1514)六月,赛德汗建立叶尔羌汗国,县境受其统治。
清康熙十七年(1678),县境为准噶尔部统治。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,清政府将温宿城定名为“阿克苏”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),阿克苏设办事大臣。乾隆三十年(1765),阿克苏办事大臣移驻乌什。清乾隆四十四年(1779),移乌什领队大臣于阿克苏。乾隆四十七年(1882),仍驻办事大臣。清同治六年(1867)四月,浩罕(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)阿古柏军侵占阿克苏,建立“哲德沙尔”(意为七城国)。清光绪三年(1877),清政府讨平阿古柏侵略军,阿克苏设善后总局。
清光绪九年(1883),置温宿直隶州,并置阿克苏分巡兵备道衙署于阿克苏城。清光绪十一年(1885),主要军政机关迁驻阿克苏新城。阿克苏老城(今温宿县城)设巡检,隶属温宿直隶州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九月,温宿直隶州升格为府,增设温宿县,隶属温宿府。
民国1年(1912),沿清旧制,温宿县隶属温宿府。
民国2年(1913),温宿府改设阿克苏县,温宿县隶属于阿克苏道。
民国17年(1928),阿克苏道改为阿克苏第四区行政长公署,温宿县受其管辖。民国32年(1943),阿克苏区行政长公署改为阿克苏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温宿县受其管辖。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温宿县受阿克苏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。1958年5月29日,经国务院批准,温宿县并入阿克苏县,撤销温宿县建制。1962年,经国务院批准,恢复温宿县。以合并于阿克苏县的原温宿县行政区域为温宿县的行政区域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温宿建县,全县分设10庄和柯坪分防县丞,即伴尔满、喀喇玉尔滚庄、黑孜尔庄、阿吉力庄、哈哈密什庄、阿拉庄、赛里木庄、依拉克庄、雅赛岭庄、鹅斯堂不一庄。柯坪分防县丞辖城厢、市镇各1处,村14个。宣统三年(1911)六月,柯坪分防县丞,改为温宿府属分防巡检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新疆开始推行地方自治,温宿县划分4个自治区域,即南区、东区、西区、北区,各区辖村数不等。
民国19年(1930),全县设东、西、南、北4乡,分辖51庄,即:东乡辖帕满苏鲁瓦、黑孜尔、恰其力克、扎木台、西兰其等24庄,西乡辖阿热力、吉格代、麦盖提等7庄,南乡辖托甫汗、库尔巴格、大汗等9庄,北乡辖吐木秀克、兰杆、恰格拉克、萨瓦甫齐等7庄。
民国25年(1936),全县设8区、11乡、5镇。即:一区辖新温乡,二区辖忠孝乡,三区辖仁爱乡,四区辖信义、和平2乡,五区辖孝悌、育才2乡,六区辖礼义、廉耻(亦称廉洁)2乡,七区辖民德、新民2乡,八区辖民爱、文化、公平、光明、育才5镇。
民国32年(1943),推行保甲制。全县辖2镇、4乡、46保。民国33年(1944),又划为11乡和城区5镇,即:忠孝乡辖喀拉尤勒滚、哈拉不永、阿拉巴什、秋口尔、扎木台、阿拉力巴各、推满、卡西力克、阿吉力克、甲乙托拉克,仁爱乡辖推美其、巴下克其、刀合提拉克、一仁麻、合克日、铜头尔、拉帕、卡西艾日克、都瓦、兰杆,信义乡辖加各大、哈拉沙、勿各龙、帕满、哈里克、色也克、玉力艾日克、西兰其,和平乡辖阿合托拉克、恰尕克、苏力瓦、黑子都外、苏各铁力克、红塘、红开洛、合一其、阿合提其,孝悌乡辖恒地沙合提、兰干、毛拉科共其、上库肉里、下库肉里、加以东、下色各帕其、下苏不拉克、东买里、上库日巴各、下库日巴各、吐古其、大汗,新温乡辖勿士当不一、黑子不拉克、哈拉布拉克、包孜东,育才乡辖上托卜汗、下托卜汗、和什托拉克、上巴当、下巴当、哈拉木克齐、巴各其,礼义乡辖兰杆、色日木、吐木首克、勿一台台尔、求塔、托亥、下塔哈克、上塔哈克、协黑力,廉洁乡(亦称廉耻乡)辖苏牙合色、代卜待、吉各代、土日各、吾七八仁、哈拉沙、卜各拉克、也克艾日克、提克艾日克,明德乡(亦称买克乡)辖上买克提、下买克提、哈拉多尾,新民乡(亦称阿克乡)辖吾日其、加各吉代、以仁木、上阿日买里、哈拉多外、工切力克、上买力、下阿日买里;育才镇辖9保、3l甲,900户;民爱镇辖10保、93甲,917户;光明镇辖9保、79甲,748户;文化镇辖9保、91甲,936户;公平镇辖8保、80甲,807户。
民国36年(1947)9月,整编乡、镇、保、甲,以3乡3镇合并为l乡1镇,3保3甲合并为1保1甲。10月6日,县参议会合议,全县农村编为4个乡,城区编为两个镇,即:忠孝乡、仁爱乡、信义乡合编为民和乡,称新一乡;和平乡、孝悌乡、新温乡合编为孝悌乡,称新二乡;育才乡、礼义乡、廉洁乡合编为忠信乡,称新三乡;新民乡、明德乡合编为明德乡,称新四乡;民爱、光明、育才镇合编为育才镇,称第一镇;公平、文化镇合编为文化镇,称第二镇。
1950年废除保甲制,全县划为6个区、30个乡,即:一区(育才、文化两镇)辖解放、文化、和平、建设、交通5个街道,二区(托乎拉)辖托乎拉、托甫汗、海力瓦甫、库尔巴格、大汗5个乡,三区(吐木秀克)辖兰杆、帕万拉、曲达、塔嘎克4个乡,四区(阿热勒)辖结格其、乌尔其、吐尔拜提、喀拉都维、吉格代、恰格拉克、尤喀克、托万克麦盖提8个乡,五区(佳木)辖包孜东、喀拉尤勒滚、吐曼、扎木台、塔拉布运、西兰其6个乡,六区(克孜勒)辖卡尔萨、加格达、依尔玛、苏鲁瓦、黑孜尔、阿吉日克、恰其力克7个乡。1954年,从四区划出恰格拉克为八区,从五区划出依希来木其为七区。全县共辖8个区。
1956年,将城区划为镇,全县辖l镇、6区、36个乡,即:温宿镇,一区辖依希来木其、沙地克其、都瓦、苏盖特艾日克、阔依其5个乡,二区辖托甫汗、库尔巴格、海力瓦甫、巴格其、巴勒当、托乎拉6个乡,三区辖兰杆、帕万拉、曲达、塔尕克、库尔巴格5个乡,四区辖结格吉、吐尔拜提、乌尔其、尤喀克麦盖提、托万麦盖提、喀拉都维、喀拉萨、吉格代、叶克艾日克9个乡,五区辖佳木、吐曼、恰其力克、喀拉尤勒滚4个乡,六区辖加依托格拉克、帕满、加格达、阿吉日克、喀拉萨、克孜勒6个乡。
1958年5月29日,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批准,将温宿、阿克苏两县合并为阿克苏县,撤销温宿县建制,县境并入阿克苏县,原被划分为1镇4区,即:温宿镇(将原托乎拉并入温宿镇)、阿克苏县第七区(原四区)、阿克苏县第八区(原三区)、阿克苏县第九区(原五区)、阿克苏县第十区(原六区)。同年10月,撤销区乡建制。4区1镇成立5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,即温宿镇人民公社、阿热勒前进人民公社、吐木秀克天山人民公社、佳木东风人民公社、克孜勒先锋人民公社。
1962年10月20日,复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,恢复温宿县治。以合并阿克苏县的原温宿县行政区域为温宿县的行政区域。温宿县下辖1镇5社,24个管理区,93个大队,5个居委会。即:温宿镇人民公社,下辖3个大队、5个居委会;托乎拉人民公社,下辖托乎拉、库尔巴格、托甫汗3个管理区,12个大队;阿热勒人民公社,下辖恰格拉克、吉格代、尤喀克麦盖提、托万麦盖提、乌尔其、结格吉、吐尔拜提、喀拉都维8个管理区,22个大队;吐木秀克人民公社,下辖塔尔尕克、曲达、兰杆3个管理区,15个大队;佳木人民公社,下辖佳木、依希来木其、吐曼3个管理区,15个大队;克孜勒人民公社,下辖帕满、依尔玛、苏鲁瓦、阿吉日克、加依托格拉克、古勒阿瓦提、恰其力克7个管理区,26个大队。
1969年4月4日,温宿县革命委员会成立,各公社也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,撤销公社管理区建制。1980年3月14日,撤销水稻二场,将该场集体部分的5个大队,加上阿热勒公社划出的二十、二十一、二十二3个大队,组建恰格拉克公社。1981年,恢复公社管理区建制。 1984年,政社分设,原公社、大队、生产队分别改为乡、村民委员会、村民小组,同时废除管理区建制。从佳木公社分出48个村民小组成立依希来木其乡。经阿克苏地区行署批准,成立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。
1990年,全县辖1镇、9乡、6个居民委员会、97个村民委员会、478个村民小组。即:温宿镇辖6个居委会、4个村民委员会、11个村民小组,托乎拉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、48个村民小组,阿热勒乡辖15个村民委员会、82个村民小组,吐木秀克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、37个村民小组,佳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、57个村民小组,依希来木其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、48个村民小组,克孜勒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、66个村民小组,古勒阿瓦提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、61个村民小组,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、17个村民小组,恰格拉克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、51个村民小组。
2001年4月,吐木秀克乡撤乡建镇,辖10个行政村、40个村民小组; 12月,佳木乡撤乡建镇,辖12个行政村、62个村民小组。
2002年3月,阿热勒乡撤乡建镇,辖15个村民委员会、82个村民小组。7月,克孜勒乡撤乡建镇,辖12个行政村、71个村民小组。
2009年,全县辖5个乡、5个镇、104个行政村、2个国有农场、4个国有牧场、1个国有林场。2010年,全县辖5个乡、5个镇、104个行政村、5个国有农场、5个国有牧场、2个国有林场。
2011年全县辖5个乡、5个镇、104个行政村、9个城镇居委会、9个农村社区、5个国有农场、5个国有牧场、2个国有林场。
2012年全县辖5个乡、5个镇、104个行政村、9个城镇居委会、9个农村社区、5个国有农场、5个国有牧场、2个国有林场。
2013年全县辖5个乡、5个镇、5个国有农场、5个国有牧场、2个国有林场,104个村民委员会(9个城镇居委会、9个农村社区)。
2014年,全县辖5个乡、5个镇、5个国有农场、5个国有牧场、2个国有林场,104个村民委员会(9个城镇居委会、9个农村社区)。
2015年,全县辖5乡、5镇、3个管理区(即温宿镇、佳木镇、克孜勒镇、吐木秀克镇、阿热勒镇、托乎拉乡、恰格拉克乡、依希来木其乡、古勒阿瓦提乡、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、托甫汗管理区、柯柯牙管理区、共青团管理区),157个村民委员会(不含9个农村社区)、10个城镇社区居委会。